内容详情

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丨齐心协力,预防微生物耐药

      世界卫生组织(WHO)从2015年起将每年11月18日至24日确定为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,现更名为 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”(WAAW)。而2023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的主题仍是“齐心协力,预防微生物耐药”,可见,微生物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,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。

      WHO曾发出警告:“新生的能抵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,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”。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某些药物的耐药已居世界首位,为应对抗菌药物耐药趋势,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并行动起来,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和行为习惯,一起来认识一下抗微生物药物吧!

 

一、何谓抗微生物药物?

 

 

      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抑制或杀伤致病微生物,影响其生长繁殖,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、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,包括抗生素(抗细菌药物)、抗病毒药物、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。药师提醒:抗微生物药物≠消炎药。它们是不同的两种药物。我们通常说的炎症炎症是指机体对损伤的应激反应,通常表现为红、肿、热、痛或全身反应,从病因分可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,其中抗微生物药物是通过直接杀灭致病微生物,消除因感染所致的炎症,起到“消炎”的作用;而解热镇痛药是针对由前列腺素生成所致炎症,如关节炎不是由致病菌引起的,应选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治疗而不选用抗微生物药物。

 

 

二、为何抗微生物药物会有耐药性?

 

      当细菌、病毒、真菌和寄生虫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,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,使感染更难治疗,疾病传播、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时,就会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。由于耐药性,抗微生物药物变得不起作用,感染变得越来越难以或无法治疗。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:误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;人和动物都无法获得洁净水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;卫生设施和农场的感染和疾病预防和控制较差;难以获得优质、负担得起的药物、疫苗和诊断;缺乏意识知识及执法不力等。

 

三、为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我们应做些什么?

 

      1、遵医嘱。服用抗微生物药物前,务必咨询医务人员,经过医生的专业诊断,才能确定是否需要用药,同时咨询专业的药师,获取专业的用药指导。

      2、讲卫生。经常洗手,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,保持卫生,避免感染细菌。良好的手部卫生有助于限制感染的传播。

      3、注意抗微生物药物的副作用。抗微生物药物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,也可能对人体的正常菌群产生影响,导致菌群失调等副作用。因此,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,应该注意观察身体反应,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。

      4、及时接种疫苗,有助于预防感染及防止耐药病原体的传播。

      5、加强锻炼,增强体魄与免疫力,从源头减少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需求。

 

分享至:
×

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