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作为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,在过年的餐桌上还承载着“年年有余”的美好寓意。然而,鱼肉虽美味,鱼刺却容易伤人。每年春节前后,都是鱼刺卡喉的高发期。
大部分情况下,鱼刺会卡在咽部,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感,伤害较小,也比较容易取出,治疗成本较低。但是,鱼刺卡喉处理不当或者是鱼刺部位较深,则会卡在食道,轻则刺伤食管黏膜引起出血,重则可能刺伤周边血管,引发感染,甚至会危及生命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及应对鱼刺卡喉呢?
预防篇
1. 细嚼慢咽:吃鱼要专心,不要一边吃一边玩,仔细将鱼刺挑出再入口。而且,一定要细嚼慢咽,充分咀嚼鱼肉,确保鱼刺被完全嚼碎或已被挑出。
应对篇
一、“土办法”不可靠
很多人认为喝醋可以软化鱼刺,便于鱼刺的吞咽。但其实,醋与鱼刺接触的时间非常短,在这个过程中鱼刺很难变软。在喝醋的过程中,强行吞咽还可能导致鱼刺划伤食道;大量地喝醋,还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,引起胃炎或胃溃疡的发生。
误区二:吞馒头或饭团
试图用馒头或饭团将鱼刺吞下,会让鱼刺从咽喉部滑到更深的位置,增加取出的难度。如果鱼刺粗、大且尖锐,在吞咽的过程中,还可能刺入食道甚至主动脉,引发致命性大出血。
误区三:用手往外抠
二、正确应对方法
1、保持冷静:大部分患者的鱼刺都卡在了舌根部、扁桃体、会厌部等咽喉部位。鱼刺卡喉时要保持冷静,停止进食、进水,避免吞咽动作,当鱼刺较小时,可以试试轻咳将鱼刺咳出。
2、寻求他人帮助:如果咳嗽无法排出,建议寻求身边人的帮助,可以张大嘴发出“啊”的声音,让身边人观察鱼刺所在位置,卡在扁桃体等肉眼可以看到的位置,用镊子轻轻取出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