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LICHUN
一、养生原则
北温阳润燥御春寒
南化湿温阳驱湿寒
二、立春食养药膳
紫苏生姜饮
材料:紫苏叶10克,生姜3~4片。
功效:散寒化湿。
制作方法:上述食材洗净,一同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煎煮30分钟,代茶饮用。此为1~2人量。血糖不高者,可以放适量红糖调味。
三、调养小方法
(1)散寒沐足方
材料:紫苏叶、桂枝、生姜各30克。
功效:疏风散寒解表。
操作方法:将上述药物一同放入锅中,煎水后调至适合的温度沐足,可以祛风散寒湿。
(2)化湿醒脾香囊
材料:藿香、艾叶、石菖蒲各10克。
功效:醒脾开胃,化湿去浊。
操作方法:将上述药物碾碎后放入防潮袋中,再装入香囊,置于床头。每2周更换内置中药,也可以制作迷你香囊,随身携带。
(3)春节保健穴位按摩
①太冲穴—疏肝理气要穴
太冲穴位于足背,第1、2跖骨缝之间,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。
按摩时,取坐姿或仰卧位,用拇指指腹按揉,力度适中,以产生酸、麻、胀感为宜,每侧按摩3 - 5分钟,早晚各1次。经常刺激太冲穴,能疏肝理气,缓解情绪抑郁、烦躁易怒、胁肋胀痛等肝郁症状。
②足三里—脾胃保健大穴
此穴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(髌韧带外侧)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
按摩方式有拇指点按和艾灸。拇指点按时,每侧穴位按摩5 - 10分钟,每天1 - 2次,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度。艾灸时,将艾条点燃,距穴位2 - 3厘米,每次艾灸15 - 20分钟,每周2 - 3次。坚持按摩,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食欲不振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问题。
③百会穴—提升阳气之穴
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,两侧耳尖连线的中点,为百脉朝会之处。春季按摩百会,顺应阳气生发。双手五指微张,呈爪形置于头部,两中指并拢于百会,向前梳理50下,向后梳理50下,早晚各做两组。经常按摩此穴能提神醒脑、升阳举陷,缓解头晕、失眠等症状,让精力更充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