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
健康科普 | 当心视力的“小偷”,别被它偷走你的“视”界

2025年3月9日--15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青光眼周,今年的主题是AI协同护航,共防青光眼盲。青光眼是全球首位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。部分类型的青光眼由于发病隐匿性强,如“温水煮蛙”不易察觉,早期不影响视力,患者无明显眼痛、眼胀等症状,等到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,随着视神经节细胞的持续凋亡,患者视野从周边向中心收缩,最终仅剩“管状视野”甚至全盲,故青光眼又被称为“视力的小偷”。


一、什么是青光眼?

青光眼的主要特点是特征性的视神经损伤和进行性的视野缺损(眼睛看到的范围变小)。它通常与病理性眼球内压力增高有关。眼压增高会压迫视神经,造成视神经节细胞的损害,从而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。如果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,最终可出现永久性盲且无法恢复。


二、7类高危人群

任何人都有患青光眼的风险,但是以下人群患病风险更高。

有青光眼家族史患者:据统计,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是正常人患病率的10倍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正常人患病率的6-9倍。

某些地区的人:亚洲人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较高。

老年人:老年人患青光眼的风险较大,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。人在50岁以后,晶状体逐渐吸水膨胀,核硬化,悬韧带松弛,引起前房浅,房角窄,房水循环受阻,进而引起眼压升高。

屈光不正者:远视眼,短眼轴,小眼球的人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,而高度近视的人容易患开角型青光眼。

高眼压者:高眼压者患青光眼的风险较大,但并不是所有高眼压者都会进展为青光眼,因此需要定期复查。

患有与青光眼相关的全身性疾病: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患者若疾病控制不佳,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,继发新生血管阻塞房角,导致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。

使用某些药物者:长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可患激素引起的青光眼,这与用药的持续时间、药物剂量及个体的易感性有关。

提醒: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,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

三、青光眼患者日常如何保养

青光眼病程较长,有的患者需要终身用药。患者在生活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饮食规律:多吃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
2.尽量不吃或少吃辣椒、生葱、胡椒等刺激性食物。

3.注意节制饮水量,一次性饮水不要超过500毫升。否则会让血液稀释,血浆渗透压降低,使房水产生相对增多,而导致眼压升高。

4.忌烟酒、忌浓茶。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视网膜痉挛,导致视神经缺血,危害视功能。大量饮酒可造成眼球毛细血管扩张,眼睛充血加重,甚至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。常喝浓茶则往往引起过度兴奋,影响睡眠,而导致眼压升高。


四、4个预防方法

做到以下几点,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风险。

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:避免眼部过度疲劳,避免在昏暗的光线下长时间用眼。

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:注意劳逸结合,保持情绪稳定,保持良好睡眠。

管理好全身性疾病: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,可以减少这些疾病对眼部健康的负面影响。

避免眼部损伤:在参与可能导致眼部受伤的剧烈活动时,应佩戴防护眼镜。

提醒:青光眼的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。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预防青光眼、保护视力的关键。‍

图片




分享至:
×

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