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血液透析室,是生命与时间博弈的特殊战场。每周三次,每次四小时,患者通过一根导管连接机器,让血液在体外循环——这是他们延续生命的必需方式。然而,在这充斥着器械冰冷声响的空间里,真正滋养生命的,往往是那些超越技术本身的“多一点点”的人文关怀。为贯彻落实医院“一点点”服务文化建设要求,血透室秉承“十个一点点”服务理念,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,让患者感受有温度的护理,让透析之路不再迷茫。

多一点微笑——无论多忙碌,我们面对患者时总保持温和微笑,那是对他们勇气的最好致敬。
多一点问候——治疗开始时道声“今天感觉还好吗?”,结束后叮嘱“路上小心”,简单的话语拉近心的距离。
多一点倾听——面对患者反复诉说的不适与担忧,我们会停下匆忙的脚步,多花两分钟听他们讲完,让焦虑在倾诉中慢慢消解。
多一点解释——用“给身体做‘大扫除’”的比喻讲清透析原理,不让专业术语成为患者的“困惑墙”。
多一点耐心——理解因并发症脾气暴躁的患者,明白那是病痛所致而非本意。
多一点观察——除监测生命体征外,也会留意患者紧锁的眉头、沉默的表情,及时察觉他们未说出口的需求。
多一点疏导——看到患者对着窗外发呆时,坐下来聊几句,帮他们将“治不好”的焦虑,转化为“好好过”的信心。
多一点记忆——记住患者的习惯:王叔怕凉要盖厚被子,陈阿姨透析时爱看电视,让护理充满“专属感”。
多一点搀扶——患者起身时搭把手,下机后帮拎随身包,用行动传递踏实的安全感。
多一点联动——和家属交流日常护理技巧,鼓励他们多陪患者散步聊天,让家庭温暖成为治疗的“助力剂”。
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“一点点”,恰如黑暗中的萤火,单独微弱,汇聚起来就是一束束光,照亮患者的透析之路,让血透室不仅是延续生命的场所,更是充满爱与希望的港湾。
今后,血透室将继续深化“一点点”服务,把“为患者多做一点点”贯穿透析全过程,让这里不再只是治疗场所,更成为患者心中温暖的“第二个家”。

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