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
健康科普 | 秋季嗓子“扛不住”?别再错把炎症当上火!

图片
图片


近期,我院耳鼻喉科门诊中,因“咽痛、咽干、异物感、声音嘶哑”等咽喉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。这并非偶然——秋季正是咽喉炎的高发季节。为何一到秋天,嗓子就“罢工”?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?

图片

为何秋季咽喉炎高发?

图片


秋季咽喉炎并非单一疾病名称,而是指在秋季高发的、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咽喉黏膜炎症的统称,包括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,以咽喉干燥、瘙痒、疼痛、异物感、咳嗽为典型症状。秋季咽喉炎高发,是“气候因素+生活习惯+身体状态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1.气候因素: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,导致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扩张频繁,屏障功能受损;空气污染加重,雾霾、粉尘等刺激咽喉黏膜,过敏原也增多。

2.生活习惯:用嗓过度、饮食不当、不良作息等,会导致咽喉黏膜充血、疲劳,免疫力下降。

3.身体状态:秋季是感冒高发季,感冒病毒(如流感病毒、鼻病毒)首先会侵袭咽喉黏膜,引发急性咽喉炎;此外,秋季疲劳、精神压力大等因素,也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,增加患病风险。


图片

常见治疗误区:这些错误别再犯 

图片


图片


秋季咽喉炎看似“小病”,却可能影响生活质量,甚至引发支气管炎、中耳炎等并发症。面对咽喉不适,很多人习惯“自行用药”或“硬扛”,但以下误区需警惕:

误区1:把咽喉炎当“上火”,盲目喝凉茶、吃降火药物——秋季咽喉炎多由感染引起,并非都是“上火”。过量喝凉茶可能损伤脾胃,反而降低身体抵抗力。

误区2:咽喉不适硬扛不治疗——急性咽喉炎若不及时缓解,可能转为慢性,增加后续治疗难度,还可能诱发并发症。

误区3:频繁用抗生素——多数秋季咽喉炎由病毒感染或环境刺激引起,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。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,还可能产生耐药性。

误区4:症状一缓解就停药——慢性咽喉炎的治疗需要长期护理,即使症状消失,也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否则容易复发。


秋季咽喉炎的治疗核心是“缓解症状、消除炎症、预防复发”,不同类型的咽喉炎治疗方式不同,同时要避开常见误区,避免加重病情。如您有咽喉不适,建议及早就医问诊。


图片

做好5件事,让喉咙安稳过秋冬

图片


1.保持咽喉湿润

多喝温水,建议小口多次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;室内使用加湿器,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0%-60%,尤其在空调房、暖气房内;可适当饮用蜂蜜水、冰糖雪梨水(糖尿病患者除外),滋润咽喉。

2.做好保暖

秋季早晚寒冷,出门时佩戴围巾或高领衣物,避免颈部受凉;夜间睡觉不要开窗,盖好被子,做好保暖。

3.远离刺激物

避免吸烟,远离二手烟;少吃辛辣、油炸、过烫食物,秋季进补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;雾霾天减少外出,或佩戴口罩,避免粉尘、污染物刺激咽喉。

4.科学用嗓

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、喊叫,说话时用腹部发力,而非单纯用嗓子;教师、主播等用嗓人群,每说话1小时休息10分钟,可含服无糖润喉糖缓解声带疲劳。

5.增强免疫力

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;适当进行户外锻炼(如散步、慢跑),增强身体抵抗力;秋季感冒高发季,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勤洗手,预防病毒感染。


咨询电话:0535-6741789

门诊地址:2号楼3楼耳鼻喉科门诊‍

图片

分享至:
×

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!